全国服务热线:13868690070

技术中心

中国人的“火箭先生”

  最近看了二部日剧,感触颇深,并在我国找打了现实中的不屈不饶,自强不息,努力为强国而奋斗的“火箭先生”!

  比如,中岛工业1.5万员工,年营业额60多亿元人民币,人均40多万而已!日本人均gdp3.8万美元,折合25万多人民币!

  日本在航天运载火箭领域有着不可以小看的技术积累和底蕴,从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H2A运载火箭到SS-520。日本还拥有了一项名誉,那就是亚洲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国。

  日本目前最先进的火箭是H-IIA,这款火箭的发动机的最大线吨级推力发动机出现之前,还是比不了日本的。不过,日本也仅仅只有这一种而已,多样性和技术累积远不如中国那样靠谱。中国目前的火箭发动机不仅有液氢作为燃料,还有液氧发动机和液氧煤油,液氧甲烷,固体燃料等等。而且长征家族已完成了系列化的工作,这两点日本一样也比不上。

  2018年,日本北海道航天科技企业“星际科技”自主开发研制的火箭,当地时间6月30日在实验场发射升空。遗憾的是,火箭升空后仅数秒便燃烧坠毁,幸好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简单从观影中总结上述一些,另日本剧,现在的通例,人物似乎都十分喜爱“用劲”表演!最典型的当然是堺雅人了!以前看这些,认为是他们演员对人物塑造的深刻用功,当看多了,其实挺怀念《排球女将》等早日影视剧中演员们的平坦叙事。

  其实生活中的日本人,哪里有这么多打鸡血的场景啊!都是表演生活,最后搞成了生活式表演!

  辽宁省曾是我国机床工业的重镇。沈阳机床厂、大连机床厂当时都是机械工业系统的机床行业排头兵。那个年代在机械制造工厂工作过的人谁没有开过他们生产的机床?或者谁不知道沈阳机床厂和大连机床厂?全国许多机床厂都有他们输出的技术人员。

  但是到了2003年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时,这两家企业已经是奄奄一息。借沈阳铁西区改造的东风,沈阳机床厂整体迁入新区,厂容厂貌为之一新,许多机械工业系统的老领导参观后都赞不绝口,企业的财务情况也出现改善。大连机床厂特别是在组合机床领域独有特色,全国大多数工业公司的组合机床都生产于该企业。但在上世纪90年代末,企业经营也慢慢变得困难。在2000年后企业不得不进行了改革,事实上慢慢的变成了有企业骨干持股的国有企业,企业一时也焕发出了活力。

  而大连光洋机床厂是一个纯非公有制企业,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时这个非公有制企业创立才不到10年,规模很小,名不见经传,也被其他老的机床厂所不屑。当时数字控制机床在我国是一个薄弱环节 ,我曾经撮合这几个机床厂联合研发生产机床数控系统,但是各自为政联合不起来。当时大连光洋机床厂提出了总线控制的概念,我认为这个概念很值得研究,在北京召开了机床系统企业和院校的座谈会,让大连光洋参加数控系统联合研究,并且撮合华中理工学院的华中数控和大连机床厂进行合作。但是包括机床协会在内的某些人都看不上大连光洋,还在私下讽刺我不懂。

  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前一段就传出大连机床厂濒临破产,领导人出逃。沈阳机床厂挺了一阵,还回光返照似的宣传了一把,当时就有人说不信,现在也不得不走重组之路。前两天正式消息来了,由央企通用技术集团重组这两个国有企业,资产至少缩水80%。而那时名不见经传的大连光洋机床现在却搞得风生水起,工信部部长苗圩和副部长辛国斌都去参加他们的现场会,因为大连光洋为我国飞航导弹发动机生产了五轴数字控制机床的生产线。数控系统全部由企业自己生产,同时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像中兴一样核心芯片被别人控制,数控系统的CPU采用了国产芯片。

  在沈阳机床厂和大连机床厂江河日下之际,过去小小的大连光洋机床却异军突起,建造了全国顶级规模的恒温恒湿地下厂房,面积有30个足球场大。企业订单充足,而且主要是五轴数字控制机床类的高档机床,数控系统和传感器等核心部件由企业自己生产。现在大连光洋成为辽宁省和大连市有代表性的高科技明星企业。十几年的时间也谈不上沧桑巨变,但称为 “30年河东,30年河西”却恰如其分。

  一位辽宁省和大连市的领导说:“这几家企业,我是眼睁睁的看着走在不同道路上。”原机床工业协会会长点评: “沈、大两机的历史兴衰确实值得深刻反思,如果机床工业和辽宁省不能据此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话,中国机床可能还要徘徊20年!”业内一位老厂长点评: “大连光洋以后会更好,发展更快,因为日本的五轴数字控制机床对中国涉及军工的企业都不再提供了,包括生产民用产品的潍柴、法士特、汉德车桥等。只要光洋机床质量过关,价格合理,那么将来光洋的发展空间很大,做到世界第一是完全有可能的。”

  中国九成以上机床装载了国外公司的数控系统,西门子、发那科等拿走了整机成本的40%,机床制造大国的头颅只剩下“空壳”。

  年过六旬的于德海留着简单的平头,脸庞瘦削,表情严肃,总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从事装备工业30多年的他,心中一直隐藏一个痛苦的疑问:当中国变成全球机床制造大国时,为什么没有变成荣耀?

  从大连市中心出发,沿着一道海湾往东30公里到达金州,这里是装备制造业的“天堂”,为中国机床研发数控系统的大连光洋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大连光洋)就在此处。

  董事长于德海身穿灰白色运动服,有点发旧,快步走在嘈杂的地下机床生产车间里。如果不外出,他通常每天要在这里呆上10多个小时,一线工作的员工已对这位公司高层的随时出现习以为常。

  “当数字控制机床的水平和拥有量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水平、工业现代化程度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的时候,一个国家,尤其是中国这么大的制造业国家,不能没有自己的数控系统。”于德海在吵杂的车间扯着嗓门对记者说。

  被称为机床“大脑”的数控系统过去一直被德国西门子、日本发那科等少数公司牢牢抓在手中,中国机床的制造成本中有40%是购买国外系统。为了给中国的数字控制机床装上自主“大脑”,中国企业走过模仿路线,也曾试图巨资引进技术,但成效甚微。

  自1993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智能化装备研发制造及智能化生产系统完整解决方案。24年的历史沉淀,大连光洋已掌握100多项核心技术,贯穿数字控制机床制造的所有环节,牢牢把握着市场定价主动权。

  如今,大连光洋正从“大”向“强”迈进。2015年,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交付我国首条航天航空数控加工生产线,从数控系统到功能部件全都打破国外供应商的长期垄断,大连光洋在业界瞬间名声大振,全年航空航天数字控制机床订单超过200台。

  此外,为了有效提升机床生产精度,满足国防军工、航天航空等高端市场需求,大连光洋投资23亿元,建设*的地藏式工厂。新工厂将以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完整的技术链和产业链,提供智能化工厂全套设备和解决方案,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突破10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11月份,大连光洋、日本上智大学及日本荣华商事株式会社共同签订了联合设立“中日精密数控机床检测控制技术探讨研究中心”的协议书。该项协议的签订,意味着将来标有“大连智造”的激光精密检测技术产品将出口日本,走出*,走向世界,大连光洋将一步步在国际市场上打响品牌,为中国机床行业崛起贡献一份力量。

Copyright © 2014-2022 ray雷竞技app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